创伤与创伤救治是一个古老的医学问题,又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医学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发生频繁,并且致伤因素的动能明显加大,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仅因道路交通伤就夺去近 130 万人的生命,并导致5000万人受伤。创伤已经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列第4位,而在40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1位,伤后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和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超过其他疾病,创伤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真正有组织有系统的开展创伤救治及创伤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创伤救治模式是分科救治:传统观念认为,任何外科疾病的首次手术治疗是进行确定性修复或重建的优先时机,但严重创伤病人持续不下的病死率,逐渐使人们认识到死亡的原因并非手术失败,而是继发于创伤及手术后的内环境紊乱、生理功能障碍,终导致的创伤死亡三联症――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酸中毒,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理念作为严重创伤和多发伤治疗的新策略应运而生。DC理念改变了严重创伤病人一定要在首次手术进行确定性手术的概念,更注重创伤后的临时生命救护和控制病理生理性改变。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DC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均给予高度关注,从而提高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近年来创伤救治特别是多发创伤的救治水平随着基础研究、手术技巧和内定器械及材料的不断进步而飞速提高,创伤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不断更新变革。首先是救治模式的更新,确定了由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医师全程负责急诊检查评估、紧急手术、ICU复苏、稳定后确定性手术等救治全过程,称为“整体化标准模式”。其次是救治技术和理论的更新:损伤控制注重整体抢救治疗,视外科手术为整体复苏的一个部分,避免了救治不当导致的二次打击损伤。
2011年,医院领导高瞻远瞩,将急诊科与重症创伤科进行系统管理,成立创伤急救与多发伤救治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急救概念延伸至院前急救,直接与国际先进的创伤及危重病急救模式相接轨,形成“一体化”急救模式,缩短危重病及创伤伤员急救的反应时间,真正实现了院外到院内绿色生命通道的无缝对接。成立了以副院长为总协调人,相关科室副高职称以上医务人员担任的《急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专家组。开设了严重多发伤救治、严重脑外伤救治组、严重血管周围神经损伤救治组、严重胸腹腔脏器外伤救治组、严重内科基础疾病救治组。总协调人统一协调组织《急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实施,急诊值班人员24h在位,各专业组值班人员5min内赶到急诊科,评估病情,并根据伤情特点,及时通知相关救治小组成员直接到达指定位置(CT室或手术室等)。
急诊科分为医疗区与支持区两部分。医疗区设急诊诊室、抢救室、输液室、清创室、留观室等;支持区具备急诊挂号、收费、放射、彩超、检验、心电等功能。科室固定医师10人,固定护士17人,主要负责院前急救、急诊急救、输液留观、转接护送等工作。能迅速对急诊危重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抢救手段;根据病情分级对病人实施分区救治,按照“急救绿色通道”要求,对危重病人优先实施检查治疗,反应迅速、服务周到。建立多发伤、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急腹症、严重胸部外伤等各种危重病急救流程,拥有呼吸机、心肺复苏机、胸外起搏仪、心脏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等万元以上急救治疗设备二十余台;拥有救护车4辆,其中急救设施齐全的监护型救护车2辆,能够很好地满足院前及急诊急救需求。急诊留观病房位于门急诊大楼一楼东部,急诊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体现,为加强急诊科的正规化管理,确保患者利益,急诊观察病房按医院内正规病房管理,由专职医护人员负责,观察对象为暂时不能确诊,病情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或经处置后需待床住院进一步治疗的病人。观察时限一般为3天,3天之内应根据病情转为住院、离院或转院。青枝骨折、裂纹骨折无移位不需要手法整复,或软组织损伤局部明显肿胀,不需要手术,患者需要输液治疗者,为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准确的控制,并更好地按患者的意愿服务,改门诊输液为留观输液,可收住急诊观察病房,病人可享受与住院患者相同的各项待遇。急诊观察病房作为门诊与住院之间的纽带桥梁,管理形式方便灵活,服务质量优异先进,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重症创伤科作为医院急救绿色通道重要环节之一,将严重创伤患者从入院至手术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以内,2012年,收治多发伤病人近千例,其中严重者160余例,抢救成功率在92%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症创伤科采取小组救治模式,小组内的医师具有不同的专业特长,保证每个多发伤病人会同时得到有急救、骨科、外科等专业特长医师的整体救治。
目前,重症创伤科成为拥有ICU床位6张,治疗床位30张,医护人员近40人的综合团队。科室硕士研究生3人,人才结构合理。初海滨主任主持科室全面工作,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创伤救治专家组委员,《中华卫生应急》杂志编委,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威海市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威海市骨伤学会委员等。鞠传宝副主任临床工作20余年,为威海市骨伤学会委员,威海市医学会肠内与肠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殷泽刚副主任负责重症监护工作,兼职山东省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威海市医学会肠内与肠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张静护士长负责全科护理工作,姚海静副护士长负责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科室拥有呼吸机、除颤仪、床旁血滤、纤支镜等现代化急救治疗设备,为创伤及危重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地急救治疗。
近年来,创伤急救与多发伤救治体系在院领导的直接关怀下蓬勃发展,参与编写医学专著10部,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有6名医生和10名护士通过考试获得了专业资格准入证书,20余人次到国内优异医院学习创伤外科、急救医学、神经外科、危重病护理等,2012年,急诊科、重症创伤科、重症监护室作为急诊学科成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为中医药系统为数不过的急诊专科。目前,科室已发展成一个以严重多发伤及创伤危重症救治为特色的综合创伤急救中心,在该领域居领先地位。
〒169-0072 日本東京都新宿区大久保2-3-9ヴァリエ戸山203
电话:03-6233-7171 传真:03-6233-7192 邮箱: jpmedical@vip.163.com